西宁城东区:共富工坊里花样面点富民增收

石晶 2025-11-18 15:13:09

晨曦微露,面点师们围站在案板前,经过揉、搓等工序,手掌与面团亲密接触,指尖轻捻,面团向上一捏一掐间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福禄寿桃在灵巧指间诞生,这一幕每天都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林家崖街道林家崖村的面点坊里生动上演。

林家崖村属于城中村,过去,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村子里大多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小孩,村民生活也较为拮据,过上好日子成为村民们的共同心愿。2024年,随着“东城·共富工坊”项目在城东区遍地开花,林家崖村决定以当地特色的“福禄寿桃”为主打产品,打造自己的“共富工坊”。这一想法在当年7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村集体经济的龙头企业,青海农丰商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步注册了“河湟邻佳”商标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品牌化运营拓宽市场渠道,数字化赋能打通销售环节。如今,企业生产销售已步入正轨,构建起集生产、加工、销售、体验于一体的面点产业链。

该工坊位于北山下南辅路旁,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平时客流量较少,初期的“福禄寿桃”等产品销量并不理想,如何打通销路、打响品牌知名度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关键时刻,通过线上入驻抖音、美团外卖等平台,线下整合资源挂牌5家“共富小坊”,与西宁市政府等多家单位食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还跟6家商超和土特产门店获得了共富工坊系列产品的销售代理权,线上线下并进的销售模式为工坊打开了新局面,“河湟邻佳”品牌开始形成规模效应。

从河湟非遗大集到青超联赛,从“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农畜产品南京推介会到各地展销活动现场,总能看到这些精美面点的身影,精心打造的“网红桃”IP,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制作工艺成功破圈,从青海走向南京,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面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该工坊创新推出“面点+节气”“面点+养生”等新模式,制作的雪豹形象、拓印杂粮馒头、青稞粽子等新产品,让传统地域面点文化以更时尚、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得以传承。同时,该工坊与辖区规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经营范围从单一的面点产品,拓展到米面油、天然矿泉水、藜麦、青稞等多个品类。未来,还计划引进辖区牛羊肉、黄菇等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我们实现营业额30余万元,直接带动45名低收入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产销社已吸纳3名返乡大学生加入,提供固定岗位3个、零工岗位15个。”林家崖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善说。

林家崖街道将“东城·共富工坊”村级产销社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抓手,以点带线、以线扩面,采用“党建+盘活资产+就业”等模式,联动辖区电信公司、旅游公司、酒店等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6个,小小工坊正在成为富民增收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