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源生态快速发展

黄鑫 2025-11-01 22:07:31

2025 OSCAR开源产业大会日前在京举行。此次大会以“可信开源涌万业 无边智域启未来”为主题,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承办,通过凝聚产业智慧,进一步探索我国开源生态发展模式,加速行业企业开源治理能力落地,推动国内开源生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表示,当前开源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已立项推进二十余项开源领域相关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涵盖开源安全、开源项目和社区、开源治理等多方面内容,标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可信生态初步建立。目前开源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持续支持开源标准体系建设,坚持标准引领,推动标准应用,充分发挥标准对推动开源产业应用、技术创新、生态繁荣的先导性作用。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分析,当前我国开源产业呈现三大显著特征,分别是供给端实现“量质齐升”,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需求端深化“融合应用”,传统行业积极开启治理升级;生态端完善“标准引领”,多方协同筑牢发展根基。通过构建全周期标准体系,打造全链路赋能平台,运营多行业开源社区,进一步提升我国开源产业活力。

中国信通院围绕“安全”“合规”“持续”“健康”的开源生态发展目标,在业内率先提出“可信开源”理念,打造并持续丰富“可信开源”标准及评估体系。此次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最新一批可信开源系列评估结果,包括两项可信开源治理成熟度评估、一项可信开源项目评估、一项可信开源社区成熟度评估、四项可信软件产品评估、一项开源商业化评估、两项SOSS开源安全国标符合性验证。截至目前,可信开源评估共有14大类141家企业的产品或项目通过评估。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开源发展五十余年,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生产方式。虽然多数开源项目被广泛使用,但难以商业化,在维护方面仍存短板。同时,企业内部存量老旧开源软件规模庞大,应该积极探索市场加政府的开源软件养护新模式。此外,AIGC代码源于开源,但尚未进行开源治理,因此需要重视大模型编程的开源新治理模式。

对于开源行业的最新变化,何宝宏认为,开源软件虽然生态丰富,但开源大模型已经成为寡头的赛道,以资源为主导,行业壁垒日渐高企。伴随大模型的开源,开源Agent(智能体)刚刚兴起,未来智能体开源是AI开源的主战场。以DeepSeek为标志,中国开源在国际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在开源发展过程中,AI时代的开源格局洗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开源人才涌现,都让中国开源迎来了最好发展时期。另外,推动开源发展的主力军,已经从个人转向企业和政府,开源作为数字公共品,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围绕《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全景观察》进行解读,系统梳理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的要素构成与发展态势,深入剖析技术演进、产业应用与治理挑战,为政府决策、产业布局与开发者创新提供参考,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大模型生态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开源进一步放大了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效能和风险。对此,中国信通院联合魔搭社区和焕新社区,启动建设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开源人工智能项目智选中心,通过制定开源大模型智选标准,依托人工智能开源项目标准规范,对各类开源项目进行标准化标签管理与分级评估。通过遴选开源优秀项目与标杆案例,全方位促进开源技术及产业生态成熟,助力我国抢占开源产业制高点。

在全球开源协同创新浪潮与我国“培育开源生态”战略部署的双重驱动下,地方正成为开源资源集聚、技术迭代与商业价值转化的核心场域。对于2025年地方开源体系建设发展态势,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开源和软件安全部主任郭雪表示,多地依托政策牵引开源体系建设,开源基础设施持续普及。随着开源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区域性开源活动持续涌现。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开源发展评价体系,为不同地区开源发展提供支撑。

对于地方的开源体系建设,郭雪建议,地方政府推进开源体系建设可遵循“政策制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培育”路径框架,要持续出台包含开源的领域性政策与配套举措,同时打造集开源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实体研究/服务载体“三位一体”的开源基础设施。通过各类型应用推广工作提升开源产业应用需求,着手布局培育开源人才、激励开源人才、释放生态价值三大关键环节,推动人才教育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