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21:59:55
近日,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的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焦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强劲需求,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地球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旨在以数字地球技术发展为引擎,消融数据与技术壁垒,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程。

论坛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学者代表以及联合国相关机构和国际组织专家共约70人参会交流。各方代表围绕数字地球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展开交流与研讨,达成了《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共识。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SDG中心)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名誉主席郭华东院士作了题为“数字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旨报告。他详细阐述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程的数字科技系列平台及成果,并介绍了此前在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面向全球发布的《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地球大数据视角下的十年进展》。该报告系统回顾了过去十年间,数字技术在突破传统数据限制、利用地球大数据实现可对比监测成果方面的重要进展。郭华东指出,目前由SDG中心牵头发起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大科学计划(DSP)”已得到来自32个国家的63家机构参与支持,并将继续在构建2030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愿景中发挥引领作用。
论坛正式发布了《数字地球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倡议》重申了数字地球各界同仁的共同承诺,致力于将数据与知识转化为具有科学依据、开放透明且符合伦理的决策支持体系,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倡议》指出,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非静态指标,而是气候、水、能源、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在这一背景下,覆盖多领域交叉学科的数字地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提出的“数字地球作为战略智能与决策平台”的发展框架指导下,《倡议》承诺将在重点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建立战略智能与决策平台试点,同时确保伦理治理和开放、透明。
据悉,下一步,《倡议》将作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指引,助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监测与评估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提供解决方案和重要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