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封丘推进秸秆离田助力农民种足种好小麦

夏先清 2025-10-30 16:04:19

近日,在河南省封丘县冯村乡谢菜园村和夏侯村的农田里,一场高效的秸秆“歼灭战”正在上演。秸秆抛洒机如同一个超大号的“电推子”,将因泥泞矗立在地里的玉米秆快速推倒、粉碎并均匀抛洒。紧接着,搂草机张开多个圆盘耙,将粉碎的秸秆归集成整齐的长垄。最后,打捆机“吞”入碎秸,“吐”出规整的秸捆。整套流程环环相扣,几分钟便能完成一片区域的清理。

“今年我们组织了300多套设备,每天可以完成2万亩的作业量。”河南省天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天亮介绍,“秸秆经过粉碎、打捆离田后,会被送到生物质发电厂作为清洁能源燃料。”

这项及时的免费服务,赢得了农户们的交口称赞。看着自家地块迅速被清理出来,不断有农户前来引导农机手前去作业,村民孙占友感慨道:“地里这么湿,眼看就要误了农时,心里火烧火燎的。多亏了乡里找来机器免费帮我们清理,这真是把服务做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秋收以来,封丘县遭遇持续降雨,导致农田墒情饱和,大量秸秆滞留田间,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播种进度。面对严峻挑战,封丘县主动作为,将保障秋播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实事,创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的模式,免费为全县农户开展秸秆打捆离田作业,上演了一场与农时赛跑的“抢播保卫战”,实现了保障农时、保护环境与惠企利民的多重目标。

“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传统秸秆还田方式难以实施,湿烂的秸秆覆盖地表,不仅阻碍土壤散墒,更让播种机械无法下地。”封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慧娜介绍,面对满田滞留的秸秆和心急如焚的农户,封丘县迅速启动应急服务机制,各乡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调度机械与人力,将分散的秸秆快速、高效、集中地清运离田,为土地晾墒和农机进地抢出时间、开辟“绿色通道”。

秸秆离田,对于农户而言,最直接的收益是抢回了宝贵的农时。冯村乡夏侯村党支部书记孙同鹏说:“我们村搞这个秸秆离田已经3年了,不光省钱还环保,好处看得见。再加上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地里边黏糊糊的,离田以后地干得非常快,一点不耽误老百姓播种。”

据封丘县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县今年种植的70万亩玉米,可产生约40万吨秸秆。统一免费的秸秆离田举措,不仅有效保障了群众整地备播,更将昔日的“生态包袱”变成了宝贵的“绿色财富”。这些秸秆作为生物质燃料被送往新能源热电厂,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形成了“农业-环保-能源”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为了应对连阴雨天气对群众秋播的影响,我们积极协调农机,免费为群众粉碎秸秆、打捆离田,让群众能够及时腾茬整地,抢抓农时推进秋播工作。”冯村乡乡长蒿景慧介绍,目前全乡5万多亩农田,已经完成秸秆清运离田4万余亩。

封丘县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群众受益”的创新模式,成功破解了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秋播难题,不仅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更探索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服务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图为封丘县秸秆离田现场。杨恒战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