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聚重点促共赢

□ 本报记者 尚 咲 彭 江 2025-10-27 06:45:10

供应链金融是普惠金融和产业生态协同的抓手,也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方式。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强调发展供应链金融需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为出发点,聚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明确提出“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互利共赢发展”。金融机构如何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稳链强链?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和业内人士。

生态协同 因链制宜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质量,也关系企业生存发展与民生保障。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间的纽带,它通过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全过程,实现一链通、全链活。

“供应链金融能优化产业的资金流流动、缩短现金流周期,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首先服务的是供应链上的产业和企业。”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截至目前,北京农商银行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制造业、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多个重点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100余家核心企业提供供应链授信额度超300亿元,服务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超9000家,服务上游供应商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超45%。

民生银行将供应链金融作为战略业务深耕。据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民生银行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达5372户,较年初增长1440户,链上客户5.7万户,较年初增长1.1万户,业务余额达3743亿元,较年初增长639亿元。

不同行业领域特色不同,金融需求也各有差异,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银行需要围绕供应链产业链特点设计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更好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民生银行副行长李稳狮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介绍到,该行深耕汽车、家电、医药等传统供应链行业领域,并积极向智能制造、AI芯片等新兴行业拓展,“一行业一策”打造行业解决方案。

金融服务差异化对接需求,金融机构立足自身特色深入具体业务场景。董希淼建议,中小银行聚焦本地特色产业集群,推出“一链一策”的定制化服务方案,服务好本地中小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和个人。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缙云农商银行依据本地烧饼产业发展实际,走访烧饼经销商、菜干加工商、烧饼桶加工商等链上角色,搭建“烧饼产业协会+链上核心市场主体+农商行”沟通平台,推出“五彩农业贷”系列产品,开展链式融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支持链上各类经营主体2000余户,发放烧饼产业链贷款近3亿元。”缙云农商银行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苏耀凯说。

供应链金融将整个产业链视为有机整体,基于生态场景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务,旨在构建各方都受益的生态共同体,金融生态圈也应实现开放协同。北京农商银行普惠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说,该行正不断突破内部创新局限,主动与政府部门、农业合作社、电商平台、龙头企业等共建服务生态,实现嵌入式、闭环化综合服务。

服务创新 科技赋能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2023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已突破40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行业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3%。

供应链金融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引和支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困局,打通产业链堵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核心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提升全链条整体竞争力。”田利辉认为。

浙江雪波蓝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冷链配送设备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支持企业冷链设备推广和打通供应链条,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兰溪农商银行创新推出“链贷通”融资产品,目前下游企业已获得“链贷通”贷款1300万元。“有了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兰溪农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支持,我们可以加快产品的销售、推广。”浙江雪波蓝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供、产、销全流程建立产品谱系,从服务企业迈向服务产业,同时也面临服务对象众多、业务复杂、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创新产品与服务实现精准滴灌,既要支持高科技含量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也要以科技引擎助力降本增效。

近日,北京农商银行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与建龙集团供应链平台实现对接,为核心企业建龙集团的上游供应商提供“建龙信”电子债权凭证融资服务,累计放款金额已突破2000万元。北京农商银行通过系统直连实时验证贸易背景,实现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资金迅速到账。首笔获得融资的供应商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此次业务全程线上操作,签约、申请、放款在同一平台完成,省去了多系统切换的繁琐流程,大幅提升了融资效率。

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智能化、线上化、便捷化,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畅通上下游企业合作。正泰集团是知名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便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结算,交通银行温州分行为其搭建了供应链结算平台快易付融资业务,用区块链技术将应付账款数字化,支持账款任意拆分、多级流转及融资变现,实现信用链式传递和应收债权流通。

据介绍,交通银行逐步构建完善“基础产品+线上产品+秒融产品”产品体系,已经形成涵盖应收应付融资、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融资四大类数十个产业链金融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已通过“泰信链”“智慧交易链”为196家供应商提供高效结算服务,当年累计发生额11.39亿元,贷款余额5.77亿元。

数据信用 场景风控

9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2025)》,报告表示,全球供应链在经济格局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及技术变革等因素影响下加速重构,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升级。今年5月,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计划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改造,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供应链金融的数智化发挥数据作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像水一样顺着供应链渗透到最末端,有效满足多级供应商的金融需求。据介绍,今年,北京农商银行上线了产业数字金融平台,通过对产业核心交易数据的全面分析,推动积累数字资产、挖掘数字价值、创设数字信用、形成数字担保。

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生猪养殖,公司投融资总监布滟伟说,北京农商银行为公司提供生猪抵押贷款,并通过供应链平台向供应商提供了300万元的资金支持,解决了供应商回款周期长的问题。

娄飞鹏表示,供应链金融充分利用交易往来形成的数据,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动产进行抵押质押,降低对不动产抵押物的依赖,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今年7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供应链“脱核”模式。董希淼认为,这是对传统依赖核心企业金融模式的突破,转而依托上下游企业在真实交易中产生的“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开辟了新思路。

目前,脱核类业务也是金融机构的发力要点。脱核类业务作为数据驱动的纯信用贷款,将目光从“主体信用”转向“数据信用”,旨在解决有真实交易但缺少抵押物的困境。

当金融服务嵌入全链条交易场景,传统风控也正转向场景风控,看报表、看抵押品等传统手段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风险防控也要嵌入到订单签订、发货收货、发票开具、确认付款等具体交易环节中。北京农商银行普惠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部分管负责人表示,核心企业和业务场景是风控的地基,银行重点关注核心企业的实力,同时也要看具体的业务场景和交易背景的真实性。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供应链金融服务要做好风控和内控,建立企业和银行双方的互信关系,银行需按照实际情况赋予增信额度,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业务审查,确保交易真实性,并持续关注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变动情况。(经济日报记者 尚 咲 彭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