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费证巧解资金周转难题

本报记者 郭子源 2025-10-27 06:45:05

对于大型能源企业来说,每月动辄几千万元的煤炭铁路运费是一项较大的资金占用,如何缓解资金压力、提高周转效率?日前,全国首单“铁路运费证”业务落地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记者了解到,受两方面压力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企业可能陷入资金周转困难。一方面,铁路运输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企业还经常被上下游企业占用资金。目前,行业结算方式普遍为“上游现款、下游赊销”,也就是说,大宗商品企业需要用现金购买上游企业的货物,但下游企业又先拿大宗商品企业的货,然后再付款,账期通常为1个月至3个月不等。

如何破解以上难题?金融与物流场景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今年2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9家金融机构签署《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合作协议》,旨在通过银企协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企业可以在上述银行申请办理“铁路运费贷”“信用证结算”“铁路单证融资”三款物流金融产品。

“作为首批合作银行,浙商银行率先探索,将国内信用证与铁路物流场景结合,创新推出‘铁路运费证’业务。”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说。何为信用证业务?如果某企业在银行有授信额度,凭借自身与铁路运输卖方的交易合同或单据,企业可以要求银行给卖方开一个信用证,由银行直接将待付运费支付给卖方,支付了多少金额,就相当于企业从银行贷了多少款。

上述负责人表示,“铁路运费证”业务的核心是“远期支付+线上化操作”。具体来看,企业在国铁95306平台生成运费账单后,可线上申请开证;通过系统直连,浙商银行可实时核验运单的真实性,并完成代理议付与资金划拨,铁路部门实时接收运费,企业可享受最长1年的还款期限。

9月4日,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与国铁上海局合作,为淮南矿业办理了全国首单“铁路运费证”业务,开证金额1亿元。首单业务落地后,浙商银行成都、北京、西安、郑州等分行相继在当地落地“铁路运费证”业务。

“铁路运费证”业务不仅解了企业之急,还实现了铁路、银行、企业三方共赢。“铁路能够及时收到运费,保障运输业务稳定,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企业缓解了资金周转难题,降低了财务成本;对于银行来说,进一步拓展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上述负责人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