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局刘斌: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

勾明扬 2025-10-24 11:35:49

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在2025外滩年会上表示,上海集聚了全国性的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等金融市场。近年来,外汇局持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有效提升了外资来华投资的吸引力和活跃度。目前,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并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境外主体持有的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有效增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外汇局积极支持上海加强总部经济建设。目前已有170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资金池,集中管理的外债额度达2500多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达800多亿美元,企业全球资金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为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刘斌表示,在近年来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外汇局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可概括为: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推进过程中,外汇局将统筹好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强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便利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兴业。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进一步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与服务能力。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随着国际交易规模扩大,汇率避险是应有之义,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二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国实际,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赋予诚信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包括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汇服务。

三是统筹好金融开放与安全的关系。开放和便利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尤其要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切实防范跨区域、跨市场、跨境、在岸与离岸之间的风险传递和叠加共振。风险防控能力决定了我们的开放程度,有效的风险防范是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保驾护航的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