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以国企新场景助力协同创新

刘成 2025-10-23 21:07:30

“国企开放资源、市场提供技术、协同引领创新”——这是青岛市市属国有企业开放场景的新打法。10月21日,青岛市国资委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国有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及合作需求,助力全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工作。

青岛市市属国有企业自2024年上半年启动场景开放工作,首批开放了24个场景,今年初又进一步组织梳理发布了65个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应用等场景需求,开放的场景覆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公共服务行业等多个重点领域。对攻关难度大的场景,采用市场化机制,引入了柠檬豆、海洋大市场、创盛产业园等科创服务机构,组织技术经纪人协同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目前,青岛市属企业已打造了一批标杆应用示范场景,形成33个应用案例。青岛地铁集团开放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研发场景,吸引上海富欣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了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TACS,项目被列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示范工程以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2024年4月在6号线完成工程化应用。项目获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41项,发布团体标准12项,企业标准10项,出版书籍1部,项目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国际领先评价,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技术跨越。

青岛水务集团挖掘开放市政污水处理场景资源,与青岛大学成立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团队,针对传统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高能耗、高药耗、高碳排放的瓶颈问题,研发并推广应用了基于剩余污泥回流的新型活性发酵初沉系统、低溶氧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成功突破零碳源投加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项目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主编团体标准3项,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果在青岛市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示范和推广应用,总规模达到近百万吨/日,近三年节约直接生产成本6200余万元,减少碳排放约4.5万吨,并在全国多座污水处理厂持续推广应用,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中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通过开放应用场景,我们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提供了真实的试验场,推动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也帮助市属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青岛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孝芝说。

王孝芝表示,下一步,青岛国资系统要紧紧围绕“以场景开放引领科技创新、以场景开放引领产业链发展、以场景开放引领招商引资”三条主线,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动态更新和拓展场景清单;创新场景开放机制,构建“场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强化供需对接,推动场景从“可用”向“好用”转变;突出产业协同和招商引资,放大场景开放的溢出效应。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工作,全力推动场景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