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06:59:01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平稳,环比略有回升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同比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
三季度,我国GDP为3545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二、生产供给增势良好,三次产业共同发力
前三季度,各行业生产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服务业稳中向好,有力支撑经济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2%,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6%、5.8%和4.6%,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
三、国内需求持续改善,外贸韧性不断彰显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投资发挥关键作用。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净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新动能不断积聚增强
数智经济支撑作用显著。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4个百分点。
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和9.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个和3.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向新向好。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6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郑学工)
农业经济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夏粮稳产早稻增产。2025年,夏粮生产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同比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同比增长1.2%。夏粮、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今年国家持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补贴等各类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和撂荒地复垦利用,秋粮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今年大部农区光温水条件良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当前,全国秋收稳步推进,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二、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生猪存出栏继续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
生猪存出栏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连续3个季度保持增长。猪肉产量4368万吨,同比增加128万吨,增长3.0%。
牛羊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564万头,同比增加71万头,增长2.0%;牛肉产量55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增长3.3%;牛奶产量2921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增长0.7%。羊出栏21155万只,同比减少1271万只,下降5.7%;羊肉产量341万吨,同比减少15万吨,下降4.3%。
禽肉禽蛋产量增加。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32.7亿只,同比增加8.0亿只,增长6.4%;禽肉产量2053万吨,同比增加137万吨,增长7.2%;禽蛋产量2646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略增0.2%。
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价格平稳运行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分类别看,农业产品价格下降2.5%,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下降5.4%,林业产品价格下降0.2%,渔业产品价格下降0.9%。分品种看,谷物价格下降3.3%,其中,小麦下降2.5%,稻谷下降1.6%,玉米下降5.3%;大豆下降3.6%,油料下降3.9%,蔬菜下降6.0%,水果上涨1.1%;生猪下降6.9%;活牛下降0.6%,但二季度、三季度连续2个季度上涨;活羊下降2.1%,在三季度由负转正。(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魏锋华)
工业发展质效提升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口彰显韧性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多数行业、产品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从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从产品看,在统计的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8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工业品出口有所加快,主要行业地区回升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增速较1月份至8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在主要出口地区中,浙江、广东出口交货值分别由8月份下降转为增长5.4%、2.8%,江苏、福建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6.8%、5.2%。
二、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装备制造业占比持续提升,“压舱石”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高端化方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智能化方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绿色化方面,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22.2%。
三、企业效益出现改善,产能利用率环比回升
工业企业利润改善,营收利润率有所回升。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下降态势。
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回升,企业预期有所改善。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4.6%,较二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对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对四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预期指数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用工预期指数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优质供给,不断形成扩内需新增长点,巩固拓展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基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 王 新)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能源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能源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各类能源先进产能积极有序释放,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继续提升;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转型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一、能源生产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增长。
原煤生产保持平稳。煤炭行业积极推动先进产能有序释放,煤炭供应保持平稳,煤炭“压舱石”作用充分彰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0%。
油气生产稳中有增。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949亿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4%。
电力生产保障有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火电、水电分别下降1.2%、1.1%,规模以上工业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9.2%、10.1%、24.2%。
二、供给保障有力有效
受国产煤供应较为充分等有利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能源进口整体呈下降趋势,能源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根据海关总署快讯数据,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下降11.1%,降幅与上半年持平;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9286万吨,同比下降6.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7月份以来,受持续性高温天气影响,全国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源顶峰出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源网荷储”协同进一步增强,区域协同互济效果明显,电力保供有力有效,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与民生用电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前三季度,我国能源消费呈现出电力增长动能强劲、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加速的特点。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电源结构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能源统计司司长 胡汉舟)
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向新向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服务业经济增长较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服务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8.4%,比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
二、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动能发展向好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等产业生态链加速构建,推动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2%。
新兴服务业持续向好。我国产业端到消费端全流通链路数智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4%。数字技术应用业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
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暑期居民旅游和休闲运动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6个百分点。品质电商培育、数字消费提升等行动走深走实,网络零售等新业态稳中向好。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
三、服务业景气保持扩张,企业发展预期良好
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3%,今年以来始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服务业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稳定乐观。
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加快培育服务业经济新增长点,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服务业经济健康发展。(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 彭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