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06:14:37
万峰湖畔,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马蚌镇那托村村民王仕文正给油茶树施肥。“上岸时怕没活路,现在比网箱养鱼稳当。”作为带头上岸种油茶树的渔民,王仕文怎么也没想到,曾经过度养殖的万峰湖水清了,渔民的钱包也鼓了。
位于珠江源头的万峰湖横跨桂滇黔三省(区),过去湖里养鱼的网箱密密麻麻,水质很差。2019年,三省(区)的五县(市)联手打响万峰湖生态保卫战。恢复生态,先要解决渔民上岸的出路。在王仕文带动下,那托村建成235.8亩的生态油茶产业园,并成立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人均油茶面积超10亩,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油茶村”。在万峰湖畔的西林县,像王仕文这样的渔民共有6000多人,转产后人均年增收超1200元。
如今,沿湖村民自发组成护湖队,湖水重现“鱼翔浅底”的景象。湖水生态好转,西林县推行“人放天养”模式,每年投放鱼苗超 600万尾,年捕捞量稳定在500万公斤以上,渔业年产值突破1亿元,生态整治后年增收超1320万元。
好水养好鱼,引来众多垂钓爱好者。马蚌镇那扛村村民李有忠,利用自家房子开了农家乐,为前来参加垂钓的云南、贵州等地钓友提供食宿服务。西林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站长蒙淼说,依托“万峰湖垂钓天堂”品牌,当地每年举办垂钓大赛,旺季时每天有2000余名钓友聚集,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红火起来,预计今年总收入超7200万元。
为形成生态保护合力,当地探索构建起“四方两股”的生态效益共享机制,把政府、水库管理单位、合作社、企业联结在一起。企业投钱、合作社出经营权,15个村集体持股分红,每村年均增收超10万元。
“如今路通了,环境整洁了,我们村种植了1000亩咖啡、4000亩油茶。”马蚌镇八大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应和说。为让渔民“稳得住、能致富”,西林县整合资金修通沿岸23公里硬化路,建成18套污水处理设施。2024年,西林县渔业产值达1.8亿元,同比增长5.2%。(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