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胡杨林、解决保姆不好找、推动川菜出海,“小快灵”立法真管用

2025-09-18 19:41:13

直击业委会成立难、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共收益不透明等民生痛点,《常德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监督若干规定》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12条“小快灵”条款助力化解百姓“家门口的烦心事”。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25年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地方人大普遍重视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满足实践需要、体现地方特色,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抓手。

“体例和条文比较精简,一般不设置章节,不搞‘叠床架屋’式重复规定,体量较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负责人表示,多数地方的“小快灵”法规条文在30条以内,体现了短小精干的特点。

“身板”虽小,却蕴含“大智慧”。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出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更好守护绿水青山,内蒙古制定额济胡杨林保护纳条例;立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黑龙江为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出台专门条例……

从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到赋能新兴产业发展;从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到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近年来,“小快灵”地方立法契合地方治理日趋精细化的要求,精准回应解决特定领域、特定事项突出问题。

针对保姆不好找问题,营口制定家政服务条例,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针对暖气不热问题,鞍山修改城市供热条例,规范测温、退费和基础热费等焦点问题……在辽宁,地方立法为落实“民生清单”保驾护航,“所立之法”真正成为“所需之法”。

麻辣鲜香、百菜百味,川菜是四川的文化名片。但长期以来,川菜产业面临协同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培育不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包含川菜产业促进、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川菜出海等多方面内容,共计29条。

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介绍,条例坚持“小快灵”的立法思路,提出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发展资金保障等针对性政策举措,以“小切口”立法推动大变化,持续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能具体的尽量具体、能明确的尽量明确。“小快灵”地方立法不断提升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真管用”。

在云南昆明,每到冬天红嘴鸥“如约而至”,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点名投喂不符合标准的食物,在聚集觅食、栖息地燃放烟花爆竹和放飞无人机,故意侵扰、惊吓、驱赶、伤害和非法猎捕红嘴鸥等不文明行为,列明禁止行为、法律责任、部门职责等……一份共7条400多字的《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守护着这些远道而来的“精灵”。

因需应时、急用先行。“小快灵”地方立法突出“快”字,效率高、周期短,做到快调研、快起草、快审议、快出台。据了解,“小快灵”地方性法规从立项、起草到通过,用时一般4至6个月,多数二审通过,有的一审通过。

“天津既有大而全的‘大部头’综合性立法,更多的是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等‘小快灵’立法。”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坚持管用几条就制定几条,通过“小、细、准、实”精准满足实践需要。

此外,部分地区推动“小快灵”立法制度化规范化,引导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相关规定后,湖南各市州2024年新制定法规中,“小快灵”立法项目占比91.6%。

接地气、合民心、解民忧。期待更多“小快灵”地方立法瞄准发展瓶颈、聚焦百姓需求,让地方法规更有效力、更有温度。(新华社记者 冯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