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5:13:42
记者9月12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2027年底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同时,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有力支撑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峰、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新型储能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在有太阳、有风的时候储存电力,等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再释放出来,让新能源发电像传统能源一样稳定可靠,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新的形势下,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应用拓展、创新融合及市场机制等方面举措要求。”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行动方案》积极回应新型储能行业关切,提出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五方面举措。一是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主要包括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等。
二是推动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主要包括推动新型储能调控方式创新、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等。
三是引领新型储能创新融合,主要包括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推广试点项目应用等。
四是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等。
五是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主要包括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等。
关于应用场景拓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解释说,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总体按照电源侧、电网侧和其他应用场景考虑。电源侧主要考虑大基地配储、新能源配建储能和煤电机组配套储能,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上网和提高煤电机组调节能力。电网侧主要考虑在电网关键节点和配电网应用,创新性提出探索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建设,鼓励构网型储能应用。与此同时,考虑目前应用较多的工业园区、算力设施、分布式光伏、通信基站等场景,创新应用模式,促进用能效率提升。
为推动新型储能更好适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行动方案》从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快完善市场机制的方向。同时,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