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3:41:31
9月11日,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位嘉宾参会分享,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创新路径与商业未来。
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为理解AI范式变迁提供了新视角。萨顿认为,我们正处在“人类数据时代”的末期。今天绝大多数机器学习模型,本质上是将人类已有的知识、语言和标签转移到静态的AI上。“我们正逐渐达到人类数据的极限,”那么,AI未来该往何处去?萨顿给出了他的答案:“经验时代”(Experience Era)。
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将目光投向了推动AI发展的核心动力——“开放”。他认为,AI时代的革命性变化,是开源的内涵从“代码开源”(Open Source)演变为“资源开放”(Open Resource)。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是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开放,这让后来者不必重复消耗巨大的算力。他甚至畅想,未来人工智能不应缺席太空,通过发射“计算卫星”,将大模型送入轨道,让计算和AI陪伴人类走向火星。
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张宏江则描绘了AI产业的宏观图景。他指出,大模型的“规模定律”(Scaling Law)依然有效,AI正在驱动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张,步入“产业规模化”阶段。他预言,人类正进入“智能体群”(agent swarm)时代,模型和GPU算力将成为组织的核心资产,“超级个体+agent”的模式将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变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玄重申了“AI的终点是能源,能源的终点是聚变”的业界共识。随着AI消耗的电力呈指数级增长,唯有“人造太阳”核聚变才能满足其终极需求。而有趣的是,AI技术反过来又能帮助科学家设计全新的聚变堆,破解“终极能源”的挑战。AI的“大脑”与核聚变的“心脏”,或许将携手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今年大会内容呈现国际化、多元化特色,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创投生态”、“全球对话与合作”、“负责任创新与普惠未来”五大内容主线,设置了1场开幕主论坛、44场见解论坛、科技展览和系列科创活动。推出AI科创赛、科技人才招聘会、创新者舞台、创投Meetup和产业对接会等活动,邀请全球青年创业者、投资人和科技爱好者围绕AI安全、具身智能、金融智能等热点,设置比赛、Talk秀、圆桌对话等形式,为青年科创者提供展示技术和对接资源的平台。设置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吸引了近200家企业参展,超30项科技新品亮相。
据了解,自2020年起,在上海市的关心下,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黄浦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Inclusion·外滩大会连续举办四届,已打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和产业间的高规格开放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