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4:31:06
金秋九月,投洽会、服贸会、东博会等多个重磅展会接连启幕。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举办。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本次投洽会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会,举办投资促进活动超百场。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这些展会的持续举办,顺应全球期待,展现中国“引力”。
一是确定性,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都不会变。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不断扩大,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合作、促共赢,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未来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二是成长性,新动能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含“新”量高,是这些展会的共同特点。在传统贸易投资合作基础上,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正在成为主流。投洽会聚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集中展示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优质项目;服贸会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展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国内首款突破千比特规模的专业光量子计算机等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在此首发;东博会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一批硬核AI产品将首发亮相。
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规模优势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日益转化为质量效益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创新具有明显的开放、开源特征,愿意同世界分享原创技术和创新场景,通过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投资者不仅可以分享中国市场红利,还将赢得更大创新发展空间。
三是外溢性,中国始终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之所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仅在于自身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还在于中国经济的开放性、与世界经济的联动性。中国已成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国和利用外资国之一,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稳定在30%左右,今年以来多家国际机构和投资银行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一判断既建立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也建立在中国与世界关系深刻变化的趋势上。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底层逻辑没有变,惠及世界的方向原则没有变,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