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治理“大安模式”交流会​在吉林白城举行

张淇(见习记者) 2025-09-11 15:34:30

9月9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举行。会议聚焦盐碱地生态安全与产品品质提升,推动治理目标由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助力实现盐碱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

本次交流会深入探讨了苏打盐碱地治理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在会上作《菌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探索》主旨报告,从植物、动物和菌物循环的角度系统阐述“三物”协同治理盐碱地的科学机制。与会专家还围绕盐碱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研讨,并实地调研了当地改良企业和综合治理地块。

作为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地区,大安市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部门和专家团队的支持下,探索形成“以水定地、集中连片、生态改良、良种自育和现代化生产经营”五位一体的“大安模式”。该模式有效破解了中重度盐碱地治理难题,培育了从“0”到“1”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大安已累计实施盐碱地整治项目27个,新增耕地19.57万亩,年增粮食产能2.35亿斤,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和生态增值的多元效益。

本次会议创新采用“企业办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会场外,大安市通过农文旅融合方式展示盐碱地治理成果,在嫩江湾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实现签约销售额1.2亿元,有效提升了碱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

白城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吸纳专家和企业建议,与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团队加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创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