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构建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布局

温济聪 2025-09-11 15:53:03

9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今年以来,大连金融监管局围绕支持大连“六个建设”、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制定配套政策,强化监管引领,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调结构、练内功、强服务,多维度加大金融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

大连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任明东表示,大连金融业锚定“六个建设”,构建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布局。

具体来看,一是强化重点项目金融支持,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筑牢资金保障网。优化重点项目融资对接、监测、辅导、督办“四项工作机制”,推动“金融辅导员”银行数量扩充55%,抽调188名专业人才组建团队,强化全方位、贴身式上门金融服务,截至7月末,为庄河核电一期项目、长海大桥等94个项目提供授信支持624.7亿元,项目对接率100%。指导大连市银行业协会制定银团贷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重大项目座谈会和银团贷款工作推进会,强化银团项目精准对接和工作全程督导。上半年,全辖新签约银团项目金额227.6亿元,同比增长636%。引导保险机构优化保险服务,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工程保险为700多个建设项目提供风险保障414.57亿元,同比增长19.61%。持续推进“险资入连”工作,引导保险资金积极参与地方债券融资,加强对在连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年内新增保险资金投资超10亿元。

二是科技金融提速增效,绘就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新图景。部署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再升级”行动,联合印发《辽宁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有力支撑科技强省建设的若干措施》,配合大连高新区3000万元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落地。

三是聚焦民生所需所盼,深耕万家灯火暖心服务。坚持“金融为民”“金融惠民”,出台金融促消费专项指导意见,指导行业协会发布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倡议,推动上线辽宁首笔“国补贷”,组织开展促消费“揭榜挂帅”活动,引导行业打造促消费金融服务“样板”。完善普惠保险产品体系,推出“滨家保”家庭财产综合保障项目,创新“食安保”产品,助力拉动内需。联合出台《2025年度大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指南》,落地大豆完全成本保险补贴政策,新增温室大棚作物低温指数保险、大樱桃气象指数保险等5款农险创新产品,为13.15万家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风险保障77.3亿元。

四是蓝色金融精准赋能,助力现代海洋城市样板加速成型。指导机构通过差异化授信承保策略、金融工具创新、服务下沉,做优蓝色金融,全力支持大连“向海图强”。推动保险总部在连区域性航运中心发挥作用,深化航运金融领域产品创新,积极发展船舶险、货运险等海运保险,船舶制造贷款、船舶保险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0.39%、8.99%,积极助力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与农业农村、海洋渔业部门沟通协作,明确信贷支持海域治理、抵质押模式创新、海水养殖上下游产业以及创新海水养殖保险产品等工作重点,推动落地全国首笔海洋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网箱养殖海参浪高气象指数保险、海水浮筏养殖浪高气象指数保险、水产制种保险等多款产品。上半年,风力指数、水温指数、浮筏浪高、网箱浪高等海水养殖保险提供风险保障47.77亿元,赔款支出1.14亿元。目前银行机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提供贷款余额14.84亿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余额68.65亿元。

五是支持稳外贸畅通循环,护航外贸企业乘风破浪。助力完善大连市稳外贸工作协调机制,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项下单列外贸板块,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组建“一把手”任组长的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联合出台《大连市关于稳外贸的若干举措》,制定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专项工作方案。

六是养老金融创新突破,驱动宜居宜业服务体系提质升级。深入开展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立养老金融数据监测分析机制,加强业务跟踪评估,联合相关部门连续两年评选养老金融重点项目,完善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养老金融品牌,推动泰康养老社区等养老金融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城心养老”项目加快选址进度,做优适老金融服务,形成示范效应。截至7月末,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54%,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累计超14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