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立法民情直通车”倾听基层声音

郁进东 2025-09-11 15:53:09

“企业现在最缺的还是高技能人才,为他们花钱,我们是服气的!”

“开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的培训班,为什么开班六七十人,越到后面人越少?我们的公共实训基地要在各方面跟上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汽车是宁波的支柱产业,但2024-2025年市级紧缺目录仅包含汽车装调工,未覆盖生产线多工序操作岗位。其实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生产线操作工的缺口依然很大,建议把它也纳入目录。”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做得好的企业自有培训中心可以对社会开放吗?哪怕付费培训也行!”

2025-09-11_13:18:30:538_3555134168.jpg             

“我们物流员工工作时间不固定,培训课能不能从校园走到线上,方便员工自主安排时间学习?”

“校企定单培训有一定脱节,是否可以邀请企业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师?或者学校老师可以来企业上上班,切实了解下基层的技能需求”……

这些质朴真诚的声音,来自不久前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召开的一场征求意见座谈会。作为全国首个相关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条例》自2016年实施,但随着产业飞速发展,9年后它也到了不得不修订的时候,在其修订草案即将提请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前,法工委走进宁波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倾听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行业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职工等各方代表的意见建议。

当天,20多人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写下的记录,翻了一页又一页;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的一言一语,紧紧系着最真实的民生民情。

2025-09-11_13:19:02:294_3283030736.jpg             

从2009年3月,宁波出台相关意见,在市六区确定了鄞州区古林镇藕池村、海曙区鼓楼街道等14家单位为首批立法工作联系点,创新设立立法工作联系点制度。现如今,这趟“立法民情直通车”已拓展到覆盖全市十个区(县、市)38家。16年来,在基层立法联系点里开展的立法调研、法治宣传等活动达2000余次,收集到3300余条次意见建议,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声被吸纳到了宁波地方立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