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21:24:32
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时期。9月6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大虹桥村的玉米种植区,记者看到多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按照预设航线来回穿梭,实施“一喷多促”飞防作业,雾化药剂均匀洒向田间,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上百亩玉米的喷洒作业。
“以前我这170亩地光打药就得花两三千块钱,还得四处找人帮忙,费时又费力。现在县里推广‘一喷多促’技术,免费提供飞防服务,既能防病治虫,还能提高作物产量,真是一举多得!”大虹桥村种粮大户江保才说。
无人机在作业的同时,当地农技人员在田间向群众宣传推广“一喷多促”关键技术。“将杀虫剂、杀菌剂、水溶肥科学配方混合喷施,开展‘一喷多促’综合防控,实现防病治虫、促灌浆、增粒重等多重效果。”武陟县大虹桥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秦玉见现场向农民讲解“一喷多促”技术的好处。
武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艳萍介绍,“一喷多促”项目实施前,各乡镇通过公开招标,与专业植保服务组织签订服务协议,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喷防作业,并组织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指导,确保喷防作业质量和效果。目前,全县共整合项目资金101万元,喷防作业面积5.2万亩。
除了使用化学药剂防控外,武陟县还积极推广生物防控技术。在武陟县詹店镇张菜园村的连片稻田,植保无人机正在投放一颗颗装有赤眼蜂卵的蜂球。赤眼蜂是水稻螟虫的天敌,落地2至3天孵化成幼虫,幼虫会自动搜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卵块并寄生,可有效降低田间螟虫基数,确保水稻茎秆健壮、籽粒饱满,实现“以虫治虫”,提高单产。
“按照每亩4-5颗的标准投放蜂球,既帮助农户减少成本投入,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还能提升水稻品质。”武陟县詹店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正建介绍,此次赤眼蜂球投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实施,计划覆盖水稻面积0.8万余亩。
水稻种植户高峰对此赞不绝口:“‘以虫治虫’绿色又环保,省心省力,没有农药残留,这些害虫天敌还能不断繁殖,持续控害,效果非常好。”
秋粮生产事关粮食安全大局。武陟县高度重视秋粮中后期管理,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印发关键管理技术措施,充分利用防灾减灾资金,规范资金分配、实施面积、药肥配方及补助标准,确保喷防物资和服务及时到位。
同时,武陟县还积极利用微信群、短视频、宣传册、村广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一喷多促”、生物防治和精准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增强干部群众防控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并组织农技人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及防治作业人员开展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大虹桥村“一喷多促”飞防作业现场。李梦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