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夏先清 2025-09-03 17:30:12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河南省以“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绿色转型”为战略主线,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的发展答卷。

记者从9月2日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系统推进经济建设、区域协同、民生保障、开放创新与数字转型五大领域改革,河南成功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经济建设: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

河南省以“1+2+4+N”目标任务体系为引领,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数据显示,全省经济总量预计达6.7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稳居中西部首位;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成型,郑州下一代信息网络等6个集群晋升国家级。

创新举措方面,河南实施“基金入豫”“险资入豫”计划,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超30万亩;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成13家行业赋能中心,国产化AI服务器国内市占率超60%。标志性成果包括洛阳百万吨乙烯、比亚迪整车基地等引领性工程投产,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大关。


区域协同:交通枢纽与生态保护并重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河南构建“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城镇化格局。

郑州都市圈集聚全省30%人口与40%经济总量,洛阳、南阳“双十字”高铁枢纽与郑州“四主多辅”铁路网形成立体交通骨架。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周口港跻身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达8个,居全国第二。

生态保护领域,沿黄生态廊道1194公里全线贯通,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稳定达Ⅱ类标准,鲁豫、鄂豫皖省际合作区建设加速,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


民生保障:普惠共享与精准施策同行

民生领域,河南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56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

通过“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工程,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医检互认系统覆盖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2.07%。文化惠民方面,殷墟博物馆新馆等地标开放,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

“下一步,将落实25项民生重点任务,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表示。


开放创新:丝路通衢与自贸试验双翼齐飞

对外开放领域,河南以“一带一路”为统领,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1.7万列,覆盖40国140城;跨境电商贸易链接200余国,铁海联运年发18.9万标箱。

郑州航空港区外贸进出口占全省半壁江山,自贸试验区形成615项创新成果,中豫航空集团发行首只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将深化‘四港联动’,拓展RCEP成员国合作,提升开放能级。”马健告诉记者。


数字转型:算力网络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

数字河南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5G基站达23.27万个,算力规模9.8E Flops。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交易额超40亿元,3家“灯塔工厂”与中原智企大模型彰显智能制造实力。

通过争创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河南正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十五五”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马健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五统一、一开放”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同时优化数字生态,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河南将以“十四五”胜利收官为新起点,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