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1 06:59:51
观众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上参观“车拍摄影系统”。杜建坡摄
(中经视觉)
近年来,随着移动端兴起、微短剧火爆,电视大屏面临不小挑战。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从优化机制、鼓励创新、推动引进等维度,推出一系列直击行业痛点的针对性措施。对此,从业者、专家与观众各有其观察与期待。
释放创作空间
以内容创作为本,是广电视听行业的共识,也是推出若干举措的关键。“面对各类新挑战,新规强化了对内容原创力的保护,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助力行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智华认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各类举措落地见效,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新规涉及方面广泛,与电视剧相关的部分引人瞩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星文认为,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剧行业承受了较大压力,各类举措想行业之所想,在制度层面缩短了审查周期,在创作方面放宽了集数限制,在商业角度允许电视剧中插广告,有效释放了创作空间,有助于降本增效。
影视策划人谭飞表示,“放开+提效”是新规的核心。“一系列举措,让宏大厚重的长剧集以及个性鲜明的季播剧都能各美其美。而网台联动、一剧多星怎样才能百花齐放,电视剧中插广告如何做到不令观众反感,这些都对电视剧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提出考验。”谭飞分析。
创作空间更广阔,内容品质要跟上。“无论是电视剧集数不再以40集为上限、审核机制的优化,还是对季播剧排播、古装剧比例的灵活调整,都能看出对行业规律的尊重。于创作者而言,这既是信任,更是责任。”北京青春你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编剧胡雅婷对记者表示,各方应坚决杜绝“注水”稀释作品价值,在对多元题材的探索中坚守匠心与正道,用有温度、有力量的好作品创造价值。
审核方式更高效,行业发展添信心。“新规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利好,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优化机制、提高效率,既能提升内容排播的稳定性,也能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表示,对投资方、平台方而言,新规将有效缩短内容从制作、审核到播出的周期,让更多作品更快与观众见面。
推动行业创新
想让观众打开电视,先要明白大家想在大屏上看到什么。“移动端上的选择越来越多,视听出众的好内容、新内容才更能吸引观众打开电视。”“95后”观众胡云天告诉记者,无论举措如何实施,能否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视听需求和内容期待才是根本。
为更好满足观众需求,新规围绕创新下足了功夫。实施“内容焕新计划”,加强内容创新;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当下,既要在内容方面以创新赋能影视作品,也要在技术层面提高广电视听水平和传播效果。张智华认为,目前,各方正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中国超高清视听内容已然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使得内容与技术的创新得以更好实现彼此转化。
新思维、新模式,为行业全链条发展注入新动能。谭飞认为:“边审边播、边改边播等新机制,鼓励微短剧登上电视大屏等新方式,为行业创新发展带来新可能。”新规给予长剧更多保障,也为短剧提供了更大舞台。微短剧登上电视大屏,是否会水土不服?李星文认为,无论剧集长短,归根结底要在剧本扎实、制作精良的基础上,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微短剧在电视上播出,不止对作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创作者和平台方不断自我革新。”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副秘书长、编剧徐然认为,微短剧登上大屏,不只是简单的平台变化,更是媒体融合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以助力电视媒体内容的变革。“主流媒体平台和微短剧结合,用新兴文艺形式承载精品内容,大小屏内容双向流通,媒体融合发展也由此加速,生搬硬套的平台、粗制滥造的内容,只能被淘汰。”徐然说。
拓展内容互鉴
闭门造车难出精品,海纳百川更受欢迎。“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丰富了电视大屏的内容来源,也为海内外内容互鉴拓展了渠道。”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韩飞分析,过去电视大屏面临受众流失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在节目采购方面缺乏灵活度,让相当一部分电视观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观众看电视的习惯被节目种类多元丰富的移动端取代了。
此次新规在境外内容引进上予以调整,鼓励题材开放,大力促进境外节目引进,允许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不再局限于特定地区的IP,为国内创作者拓宽了眼界,有助于让电视大屏更具吸引力。“‘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双向互动的,中国广电视听内容的国际传播需要树立‘交往互动观’,就像交朋友一样,多来往、多走动,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关系。”韩飞建议,在加强国际合作、发掘海外优质资源的同时,可以通过联合开发IP等方式,在提升自身精品化能力前提下,以联合制作、联合播出形式推动国产精品内容“出海”,让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影响力。
好内容带来强共鸣,真交流才能多收获。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胡杰表示,取消引进剧配额限制、鼓励境外剧在黄金档播出,将为青年从业者搭建迈向国际舞台的平台。“可以预见,新规将带来更多中外合拍项目和国际交流活动。”胡杰说。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节目版权保护,为内容引进与创作交流提供了坚实保障。新规推动优秀境外IP和作品引进,既能进一步推动版权规范化,也能带动本土节目创新。”徐然注意到,在强化内容引进的同时,新规对版权保护予以进一步重视。她认为,这是国内从业者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成长的必要条件。
当前,行业变革动力与压力并存,唯有拿出更有诚意和竞争力的作品才能让观众满意。胡雅婷认为,全行业应携手把握机遇,创作者应珍惜创作空间,以优质内容回馈支持。各方也应发挥各自优势,助力优秀作品传播,与监管部门共同完善审核机制,群策群力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内容创作质量提升,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王晓晖认为,新规加强了互联网视频平台和电视台的协同效应,在扩展优质内容发行渠道的同时,还能稳定发行价格,提升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期待新规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进入行业,各方也应合力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繁荣。(经济日报记者 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