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股贷债”三端发力 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

郭子源 2025-08-30 12:06:54

“工商银行加快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股、贷、债三端发力,积极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贷款端看,截至今年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达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7000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8月29日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张守川介绍,该行充分发挥总行、分行级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科技网点“四级动能”,主动对接、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有贷户11万户,较年初增长1.5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有贷户分别较年初增长1.05万户、6700户、2300户;“小巨人”企业的有贷户覆盖率较年初大幅提升16个百分点,目前已达44%左右,以上指标均居同业首位。

从债券端看,工商银行已率先落地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单笔最大发行规模200亿元,承销投资规模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从股权端看,工商银行已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的科创基金,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签约意向规模超1500亿元、设立基金28只、认缴规模超330亿元,重点支持了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实现全市场签约规模最大、设立基金只数最多、认缴金额最高、落地最实。”张守川说。

当前,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2024年9月,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杭州等18个大中型城市;2025年5月,发起设立AIC的主体已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积极落实国家的增量政策,把AIC股权投资业务作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抓手,发挥基金撬动作用,联动产业资本、地方国资、社会资本,推动耐心资本精准直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第一线。”张守川说。

张守川介绍,下一步,该行将充分发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强化‘资本+场景+治理’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坚持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推动AIC股权投资业务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扩大AIC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充分满足试点区域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全力提升优质企业覆盖面。其中,将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投资能力、研究能力,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二是进一步深化“投贷联动”。工商银行将不断加强适配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发挥股权投资业务的带动作用,提升结算、信贷、托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全面金融服务。

三是进一步创新风控机制,支持高质量发展。工商银行将细化、完善工银集团股权业务风险识别、投资风险偏好,以及股权估值风险评价标准,健全股权投决、主动管理、项目退出、尽职免责等机制;与此同时,强化行司风险预警信息共享,优化子公司独立自主风险管理机制,促进AIC股权投资业务高质量发展。

“工商银行正在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融资、融智、融技、融通‘四融’为核心内容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我们通过领先的金融科技和专业服务,为国家政策落地、实体经济发展、工行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张守川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