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期分红金额同比增超20%,国际业务再创新高

祝惠春 2025-08-30 12:04:17

8月28日晚,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中信证券总资产规模突破1.8万亿元,归母净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创历史中期最好水平。

收入结构均衡稳健。经纪业务收入93.19亿元,同比增加21.1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17亿元,同比增加22.32%;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44.97亿元,同比增加8.15%;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加19.16%。

国际业务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国际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中信证券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实现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

8月28日,中信证券宣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待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根据公告,中信证券将采用现金分红的方式,每10股派发人民币2.9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297,958,580.41元(含税),占2025年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未经审计)的32.53%。本次现金分红是中信证券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分红金额同比增超20%。对于投资者而言,中信证券分红总额的稳步增长,不仅提升了股东回报、增强了市场吸引力,更传递出公司重视长期价值创造、倡导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自2003年A股上市以来,中信证券连续23年开展现金分红,累计已实施分红超人民币887亿元。近3年来,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30%以上。     

近年,中信证券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业务经营重点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科技金融“向新求质”。中信证券深化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服务,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股权承销规模261亿元,排名市场第一,助力影石创新、赛分科技、汉邦科技等一批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排名同业第一,完成全国首单科研事业单位知识产权ABS、首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加大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力度,围绕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投资布局,助力新质生产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逐绿而行”。中信证券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核电、新能源、环保、储能等绿色领域重点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碳中和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完成绿色债(含碳中和)承销规模387亿元,排名同业第一,助力雄安集团成功发行首单绿色债券,助力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商业银行首单浮息绿色金融债券;创新绿色金融交易方式,深化绿色金融市场建设,推动完成挂钩“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债券指数”“国开绿债”的场外期权交易,荣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24年度碳金融实践奖、湖北排放权交易中心2024年度碳金融创新奖、深圳绿色交易所2024年度优秀会员奖等奖项。

——普惠金融“以人为本”。中信证券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要,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人民币4.4万亿元,助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精准引导资本市场活水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广大农户的金融需求,承销乡村振兴债券、三农债券123.73亿元;打造“保险+期货”金融服务模式,为全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个县区的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提供了价格风险保护;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及产业帮扶,采购帮扶地区农产品合计人民币1352万元。

——养老金融“守护幸福”。中信证券全面参与、积极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养老金融布局与产品版图,服务养老三大支柱投资管理规模超过人民币9300亿元;坚持三大支柱统筹发力,夯实养老第一支柱核心管理人地位,做大养老第二支柱投资管理规模,拓展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业务,实现养老基金全品类覆盖。

——数字金融方面“向智跃迁”。中信证券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类交易系统,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管理,推动数据治理重点工作;持续推进AI+赋能数智化转型,完成首批AI数字员工上线,夯实业务发展的数智化底座。(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