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数博会聚焦智慧政府建设及公共资源交易

吴秉泽 王新伟 2025-08-29 12:06:21

8月27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办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与会专家学者、业界代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与公共资源交易的新范式,解读顶层政策,分析前沿理论,讨论实践路径,凝聚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转型共识。

活动现场。吴秉泽摄

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在各类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应用,提升智能交易服务和监管水平”,在与会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认为,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重塑全球治理格局,数智化已成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益的必由之路,“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作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窗口和市场公平的核心载体,其数智化转型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试金石’”。

国家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周民认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慧政府与公共资源交易治理水平,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他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深入推进,数字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要深化数据治理,激活要素潜能,筑牢“慧治”之基,同时深化AI融合,开放创新场景,深入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能力和水平。

“公共资源交易AI应用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效率、强化监管、促进公平、服务全局。”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认为,未来需建立健全上下紧密结合的政策协同机制,加强人工智能在芯片、算力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能力,持续推进大模型训练示范项目,完善有关评价标准,加大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与突破。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有力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效率。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蒋体佩介绍说,贵州近年通过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打牢数智化转型的数据基础,特别是招投标AI应用重点发力招标文件合规检测、AI智能辅助评标、AI赋能监管三大场景,探索出一条平台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上海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卫民介绍了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的智能革新与实践。据了解,近年来,上海高效推进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加速数字赋能,实现进一张网通办、智慧服务跃升、数字监督升级、数字治理深耕、数字底座强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能办”到“慧办”,探索出了一套兼具制度创新与技术支撑的特色交易模式。

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说,面对过去系统建设标准不一、数据互不联通、操作流程各异等挑战,深圳交易集团创新实施“风火轮”数字化转型计划,以“数智筑基、数据聚力、AI赋能”为核心,统一设计规格重新构建各业务系统,通过数字化整合、数据化治理、智能化升级的“三化”路径,有效破解了传统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难题,构建起全新的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仅成为支撑业务全面网上进行的重要技术支撑,还成为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支持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有力抓手和业务创新、职能拓展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吉燕勇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战略拐点,即从技术能力驱动向需求应用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AI+”迅速扩展到千行百业,重塑跨业务领域和行业的工作方式,“未来AI将推动政府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智能招投标、自动合规审查等,将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公平高效”。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表示,AI技术正加速应用于工程招投标领域,但通用AI难以保证一致性、重复性和可解释性,该公司打造的产业AI大模型AecGPT,可以实现招标文件审查、围串标行为线索分析、资信标与技术标自动评审等全流程智能化,提升评审效率与公平性。

当天,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AI应用白皮书》。

2025数博会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自2015年举办以来,数博会始终秉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产业视角、企业立场”的办会理念,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已经成为我国数据领域引领创新趋势、展示行业成果、促进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