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22:40:23
日前,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北郭乡城子村587亩黄河滩地的5年承包经营权,通过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价,最终以每亩950元至1210元的价格成功发包,为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
“滩地的竞价结果远超我们的预期,资产大幅增值,集体家底更厚实了。”北郭乡城子村党支部书记朱改明欣喜地表示。
据了解,以前该宗黄河滩地由城子村集体自主发包,但因信息发布范围有限、参与竞标者少,导致承包价格长期偏低,未能充分发挥土地效益。
今年6月份,上一轮承包到期后,城子村严格落实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要求,决定将该宗土地经营权转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挂牌交易。这一规范化、市场化的操作模式,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实现了规模化流转和高溢价收益。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三资”事关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武陟县聚焦“三资”管理领域存在的底数不清、权属不明、账实不符等突出问题,打出“摸清家底、铁腕整治、数字赋能、阳光公开”组合拳,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廉动力”、提供硬保障。
“家底不清”是“三资”乱象的根源。武陟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347个行政村深入开展“五查三提升”专项行动,即查“三资”问题整改情况、查合同管理情况、查财务系统使用情况、查集体产权进场交易情况、查工程项目管理情况;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提升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专项整治效果。截至目前,武陟县累计清查合同4234份、资产9497宗,整改违规合同586份,收回欠款1381万元。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纪检监察干部到乔庙镇马宣寨村了解“三资”管理有关情况。陈啸虎摄
对近年来在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信访举报和巡察中发现的“三资”管理问题线索,武陟县进行系统梳理,综合运用提级办理、领导包案、重点督办等举措,坚持“严”字当头,快查快处。今年以来,武陟县已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线索10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组织处理34人。
同时,武陟县创新监督模式,深化“纪巡审”联动机制,县纪委监委牵头,联合巡察机构、审计部门组建专项督查组,建立“提级监督重点村、交叉互查薄弱村、常规巡察问题村”工作机制,深挖细查长期闲置资产盘活不力、资源低价违规出租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监督的实效性。
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武陟县坚持 “查改治”一体推进,通过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发函提醒、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并推动建章立制,先后建立完善《武陟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管理办法》《武陟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20项,从源头上规范权力运行,堵塞管理漏洞。
数字赋能是破解“三资”监管难题的“金钥匙”。武陟县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大力推动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阳光交易;同时,着力构建农村集体“三资”数智监督体系,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对集体资金流向进行动态监测,捕捉异常数据,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目前,武陟县农村集体资产在县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135宗,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0.4万元。
在此基础上,武陟县在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统一设立“阳光公开室”和“理财监督室”,作为村级财务和“三资”状况的固定公开阵地和群众监督窗口;充分运用“清风武陟”微信公众号、“码上扫”等平台,让村民随时随地了解村务、监督村财;注重发挥村级廉情监督员的“前哨”作用,畅通举报渠道,织密监督网络,有效激发村民参与监督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