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10:49:42
“我们村现有50余家渔网企业,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其中网盘手抛网占据全国60%的市场份额。”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家村相关负责人说道。每天清晨6点,河东李家村五颜六色的渔网挂满了农家院落,送货车在村里往来穿梭,织网机的“咔嗒”声与直播带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的景象。在河东李家村,渔网不再只是捕鱼的工具,而是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延伸产业链、挖掘文化价值、融合新业态,小小的渔网织出了一条“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让传统手艺焕发全新活力。
“那时候,家家户户的仓房堆满了网,有的人家甚至拿来当晾衣绳、捆柴火,可就是换不来钱。”老手艺人的叹息,和那些积压的渔网一样,沉沉地压在李家村民的心头。李家村的渔网编织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在产业发展初期,却遭遇了技术落后、销路不畅、资金短缺等多重困境,致富之路困难重重。
为了打响渔网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河东李家村以“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在镇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作坊式”的家庭车间和小微企业抱团发展。2020年积极推进“双网融合”,全村网上店铺达到39家,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看这款彩色手抛网,出海拍照绝对出片!”80后主播小周正在直播间展示新设计的网红渔网。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产品销售提供了新路径。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个个台上能讲,台下能“抛”,河东李家村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了不少粉丝前来参观打卡。
依托“社区微工厂”,村内的年轻人纷纷开始直播带货,从种类到品质,再到撒网技术等等,全程细致讲解。好的服务加上好的渔网,使得订单供不应求。“以前我们就是个编网的手艺人,哪想过网能卖到全世界啊?现在好啦,机器加上老手艺,速度更快了,花样也多了,订单多的时候真怕漏单比漏鱼还多!”沾化区超卓丝网经销店店主说道。
如今,渔网产业不仅让村民年均收入超60万元,还培育出“沾化织富工”省级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富民强镇的核心产业。更令人欣喜的是,渔网编织操作简便,老少皆宜,吸引了周边村庄的留守妇女、老人参与。村里不仅建起了标准化生产车间,还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一天能挣百八十元,还不耽误照顾家,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李大姐笑着说道。
大高镇将依托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把产业链条从织造延伸到高端研发、工业设计、跨境电商服务,让大高镇的渔网不仅能出海捕鱼,更能扬帆世界,让渔网成为驱动全镇富裕有力的强引擎。
(数据来源:中共滨州市沾化区委宣传部)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