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15:17:09
广西十万大山西麓的马鞍坳脚下有一个边陲重镇——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距离城区124公里。这里流传着一句话“三户一小酿,五户一大酿”,这个坐落于群山深处的小镇被誉为“米酒之乡”。“酒香也怕巷子深”,新机遇靠的是网络不断升级和优化。
2021至2025年间,防城港市峒中酒业有限公司峒酒系列产品新增广西境内代理商30家,销售网点突破6000家,销售额达1500万元。通信网络升级让消费者可以“一键下单”,突破地理限制,将峒中米酒送到全国各地。
2020年起,中国移动广西防城港分公司在酒厂周边部署5G网络,并基于直播需求铺设千兆宽带,为峒酒线上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网络大门打开,防城港市峒中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阮秋华有了更大的眼界,她不仅培养返乡青年掌握直播带货技能,助力村民变身“新农人”创业者,更积极布局“酒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整合文旅、酒水、教育、中草药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多元化就业机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只是通信网络铺就边民信息致富路的一个缩影。随着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的深入推进,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防城港持续推进4/5G网络的建设和普及,为农户们搭建起了网络之桥,村民利用社交平台与外地商家谈生意,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更自信地走向山外的世界。
早些年,峒中镇边境村交通极其不便,网络也未完全覆盖,村民不得不花费三个小时将农产品运到集市售卖,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销路也受到限制。如何拓宽销路?网络销售成为他们的新希望,但当地网络信号较差,原有网络仅能勉强通话,浏览网页或使用APP时常常卡顿,根本无法支撑线上交易。
2017年,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多次派遣技术人员实地勘测信号,依靠电信普遍服务边境项目,在边境村推进4G/5G基站建设。中国移动广西防城港分公司工程建设部/乡村振兴办公室副总经理李品谊回忆说,以细坑村为例,住户分散,高山密林里,信号传输要翻越数座大山,最远需铺设5-6公里线路。更艰难的是雨季施工,所有建材全靠人挑翻越山梁。
2019年4月细坑村最后一个4G基站开通,标志着防城港边境地区实现4G全覆盖。“2017年防城港100.89公里的边境线,基站数量大概只有72个。现在有292个4/5G基站,实现了行政村100%覆盖,自然村99%覆盖。”李品谊说。
网络全覆盖后,村民在家就能查八角、玉桂的市场行情,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社交软件销售八角、玉桂等特产,销量迅速提升。外地客商通过微信直接下单,批量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既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效率,边民们的收入也明显增长。家住峒中镇细坑村的村民邓文仙说:“以前这路也不通,家里肉桂得翻过这个山,自己背去镇上卖,销路窄,一年大概只挣4000元。现在打个电话就有老板直接上门收。老板们也通过网上销售,销路广了,收的价格也高了,现在一年收入大概20000元。”
细坑村村支书邓有佃也感慨说:“我们村7个村民小组沿边境线分散居住,过去通信条件特别困难,全村就村委会一部电话,手机没信号。村民有事要跑村委会,我们通知工作也很费劲。现在我们发通知直接通过大喇叭就能传到每家每户。”
10年电信普遍服务,防城港边境村民经历了从2G到4G再到5G网络的升级变化,5G网络覆盖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100%覆盖,千兆光网覆盖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100%通达。网络让当地特色产品从赶集卖到线上卖,从本地卖到走出十万大山,更让留守老人与远方亲人“一屏相连”,将边陲小镇与广阔世界紧密相连,绘就了一幅“数字赋能边民富,信息畅通乡村兴”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