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机械化转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乔文汇 2025-08-19 16:37:26

作为新疆种植基地最多、产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正以机械化种植革新、标准化生产升级为突破口,破解行业痛点,探索出一条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天山北麓书写着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的新篇章。

近日,记者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葡萄酒产业”主题采访团深入天山北麓产区,实地探访产区机械化转型实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家酒庄正在逐步推进的机械化转型实践尤为亮眼。针对当前葡萄产业普遍存在的机械化水平低、成本高、劳动量大等短板,各酒庄通过品种更新与技术改造双措并举:引入国内外特色品种进行试种研发,以独特香气提升产品辨识度;将传统葡萄架杆更换为标准化金属杆,可实现卫星定位、精准栽植,为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

天山北麓种植的酿酒葡萄。赵雨欣 摄

目前,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各示范园已逐步实现滴灌系统升级、机械除草、修剪及采摘全流程覆盖,在有机种植无法使用除草剂的前提下,通过机械替代人工,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与成本。“机械化不仅能大幅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还能在统一、精准的管理中保证葡萄的品质。”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富强介绍,标准化改造虽前期投入大,但长期效率与收益提升显著。

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庄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化种植酿酒葡萄试验田。赵雨欣 摄

新疆天山北麓产区地处世界黄金酿酒带,产区依托5个国家级葡萄酒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技术中心,构建起“科研+文旅+有机”的融合发展体系。2022年3月,产区成立葡萄酒产业协会,组建了专家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产区企业公共区域品牌的使用和管理等。

新疆尼雅葡萄酒有限公司分析检测中心。赵雨欣 摄

记者了解到,该产区连续5年发布《玛纳斯小产区食品安全白皮书》,已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等国内外知名赛事中获得各类奖项100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首家“酿酒葡萄认证小产区”“中国葡萄酒之都”“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之乡”“中国质量安全标杆产区”等多项殊荣,构建起坚实的品质背书。

从品种改良到智能管理,从科研赋能到文旅融合,天山北麓正以机械化转型为支点,撬动三产融合新格局。如今,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已形成“技术筑基、品质立牌、融合拓局”的发展格局。随着“天山北麓葡萄酒”地理标志申报的推进,广州、香港营销中心的持续发力,产区不仅成为昌吉州三产融合的新典范,更以机械化转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新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