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

李万祥 2025-08-19 09:49:52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持续5年监督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收到119万条立法修法意见建议,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71亿元……“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成效显著,一系列举措紧扣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

提升专项民主监督实效性

从2021年开始,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就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为期5年的专项民主监督活动。这是首次对具有流域性特点的国家重大战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

“按照工作安排,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1个至2个省、直辖市,无党派人士面向全流域开展专项监督。”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介绍,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都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每年制定计划,确定监督重点内容,与有关部委对接,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地方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工作意见建议。

近5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重点围绕工业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近500次。同时,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专项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生动实践。5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10个主题开展重点考察调研,通过调研协商座谈会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400余件,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参考。

“十四五”时期,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立足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配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以法治方式增进民生福祉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关于人大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给出一串数字:2021年3月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35件、修改法律62件次,通过有关决定、决议34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十四五”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据介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检查21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88个工作报告,开展7次专题询问和33项专题调研,推动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民生关切问题。

宋锐介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初次审议和继续审议的法律草案,都会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2021年3月以来,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收到40多万人次提出的119万条意见建议,其中很多意见建议得到了研究吸纳,体现在有关立法中。

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金融工作、粮食安全、海洋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重大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国家立法形式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作出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助力经济回升和风险化解,确保重大改革和决策于法有据、顺利实施。

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建言献策,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提高调研、协商、提案、信息等工作质量。”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国政协坚持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共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提案立案25043件,收到信息来稿21.6万余篇,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政协信息2380余期,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以高质量协商助推高质量发展。5年来,全国政协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共召开10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等召开10次专题协商会。

胡衡庐介绍,全国政协注重发挥调查研究基础作用,出台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的意见,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努力把问题研深议透,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自2021年起,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黑土地保护、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全国政协10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聚焦一个主题,连续5年选择不同侧重点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有效助推决策和规划的实施。

着力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民委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动员和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有序参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71亿元,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等38个县、市开展共同现代化试点,实施民贸民品产业提升行动……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通过资金支持、产业引导、试点探索等多种方式,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力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据统计,2020年到2024年,5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从60129亿元增加到83766亿元,年均增长5.6%,其中西藏和新疆的年均增速分别是6.1%和6%。

段毅君介绍,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立法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写入了11部相关法律,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法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