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4:26:52
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户投资,打开发展新局面。近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在重庆采访时注意到,不少工业园区通过绿色低碳转型,重塑产业生态,把绿色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重庆数智产业园集聚企业近500家,形成了新型显示、新型光电子、智能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等多个产业集群。“通过绿色低碳这张‘金名片’,我们成功吸引了众多高质量的企业和项目入驻。”重庆数智产业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华说,去年以来园区签约落地项目19个,总投资额超过170亿元。
图为重庆数智产业园建设的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屋顶光伏项目。彭怡 摄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企业发展逻辑正从“规模优先”转向“可持续优先”。对此,重庆数智产业园积极布局绿色基础设施,建成了重庆市首个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同时,该园区还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废水利用率超过90%、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100%,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园区降低40%以上。
面对日益严格的全球供应链减碳要求及自身生产环节的绿色转型压力,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高端智能终端等行业企业对绿色工厂、低碳供应链管理及稳定可持续的能源环境需求迫切。把握企业需求,重庆数智产业园构建形成了覆盖“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工厂建设标准体系,并依托强大的绿电供应、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和循环经济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园区整体的低碳供应链管理能力。
“这既帮助入驻企业满足国际客户的ESG审核和碳足迹要求,更直接降低了其生产运营的能耗与排放成本,成为园区吸引龙头企业入驻的核心竞争力。”丁华说。
与之相呼应的是,重庆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把低碳产业做成品牌,形成特色产业链优势,吸引上下游链条企业不断加入。比如,当地深耕体外诊断产业,聚集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155家,形成了覆盖研发、生产和第三方检测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上半年,该园区签约引进低碳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额85.5亿元。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寰介绍,近年来,园区积极打造“国家环保产业基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初步构建起以“基建+装备+运营”一体化垃圾焚烧发电、土污治理为主导的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成和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56个,低碳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8%。
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1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这些园区通过转型实践,成功将“绿色低碳”从一项成本投入转变为招商引资引擎和价值创造源泉,吸引着越来越多高质量、高附加值、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和项目前来投资兴业,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