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6:21:33
夏日,山东省威海市的现代苹果园中一派生机盎然——矮砧密植的果树一排排整齐排列,套好袋的苹果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树下滴灌带将水肥精准地浇灌到每一株果树,很多果园还采用行间生草和生物质覆盖模式,有效提升果园的生态效益和土壤肥力。
威海市是全国苹果优势栽培区,种植面积71万亩。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园建设,目前现代苹果园面积达到35万亩,规模、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苹果产业产值约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的45%,真正成为帮助百姓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在威海文登区河清村,65岁的“老把式”李传福带着自己40岁的儿子李琳在自家果园查看长势,从精选品种到矮砧密植技术,从有机肥施用到精准水肥管理,老李把毕生的实践知识都教给了儿子。
“我是山东农大学植保专业的,十年前开始‘接班’种苹果,咱们威海独特的生态气候和山海资源,加上创新使用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让这里的苹果特别好吃。现在1亩果园最多能产1.2万斤苹果,1箱10个的礼盒装‘威海金’苹果能卖到150元。我们去年选送的苹果还在山东农技杯苹果大赛上拿到了金奖呢!”李琳说。
这是威海市不断引进推广优质种质资源的成果。自2011年以来,通过智力引进和跨国合作等项目,威海从国外引进优质砧木资源12个,引进培育“威海金”等优良品种41个,其中“威海金”苹果种植规模已达8万多亩,成为全市价格最高、知名度最大、最畅销的苹果品种。
从建立省内首个“现代果业专家大院”到组建威海农业专家顾问团,从国家水果产业体系设立威海综合试验站到创建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渤海湾产区苹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威海苹果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全覆盖的科技体系支撑,相比其他传统产区,威海在全国较早推进了苹果种植模式转型,自2011年开始现代矮砧苹果集约栽培以来,目前现代苹果栽培面积已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49.3%,同时全市大力推广适度规模种植,建成100亩以上的现代果园200余处,500亩以上的50余处,1000亩以上的20余处。
与此同时,威海瞄准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总结现代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制定了40项现代苹果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打造出全面、系统、科学的覆盖现代苹果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的现代苹果标准体系。
在汇润实业集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这里应用了大型自由活盘式苹果智能分拣系统,每秒钟能根据糖度和重量分拣苹果3-5个。“这套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能提升出厂果品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负责人宫照月说。据了解,这套售价300万元的设备,政府补贴了40%。
目前全市与苹果相关的配套产业较为完备,无论是建园所需的苗木、支架和防护网,还是管理所用的机械、滴灌和智慧管理等设施设备,以及果园生产托管和苹果代贮、代售,威海市都有研发生产或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能提供从建园到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
针对苹果加工处理薄弱环节持续发力,该市建起各型冷风库、气调库等400多座,果品贮藏能力达到42万吨;拥有各类型分级流水线200多条,年处理能力达到33万吨。同时,威海发展苹果产加销企业22家,其中有中鲁、菓行菓素和润兴康鸿等6家NFC/HPP果汁加工企业。
经过多年努力,威海苹果年产量已达到110万吨、实现产值108亿元。“我们将不断推进老旧果园更新改造,加快新优品种引进试验,努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强化品牌建设,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