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23:20:13
清晨5点,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麒麟店村果蔬种植示范园里,七八位村民走进瓜架、菜垄间开始采摘。一个多小时后,城区货车开到地头,过秤装车。上午8时许,数百斤带露水的网纹瓜、嫩黄瓜、豇豆角、长辣椒就摆上超市“地产专区”货架。
“专柜销售的当地果蔬,售价比市场上的普通品种高,仍然十分抢手。”徐水双隆商厦负责人杨文亮称,他们与麒麟店村在内的一批无公害蔬菜、瓜果和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全年对接,当天采收,当天销售,商家、顾客看中的就是纯绿色、高品质。
徐水区离北京近,是蔬菜之乡,2000年前后棚室蔬菜发展到五六万亩,仅麒麟店村就有大棚400多亩。“后来青壮年务工经商,各村种菜的多是上岁数的人,土墙矮棚,大水漫灌,老品种西红柿、黄瓜也卖不上好价钱。”村党支部书记董利民介绍,区政府请来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省市农业部门专家和北京新发地市场商户支招。
2022年,麒麟店村党支部牵头,在村旁闲置的60亩旧棚址上建起13座新型高效日光温室大棚,设立特色果蔬种植示范园。先后引进口感型西红柿、水果黄瓜、精品豆角等新品种及棚室控温、水肥滴灌、生物除虫、农产品绿色检验新技术十几项,先试种、试用,再向外推广。
今年初,保定市农业部门搭桥,又从海南引进网纹瓜、黄金脆、白香瓜等6个瓜种。5月育苗定植,专家下田指导,每周视频交流,南方水果在麒麟店示范园开花结果。“7月成熟,批发每斤4元,亩产8000多斤,游客采摘、超市直供,不愁卖;十里八乡好多人来参观、引种,学建新型大棚。”常年在园里帮工的本村种菜老把式董树秋成了新教员,“8月底各种瓜拉秧,9月大棚栽西红柿,元旦后上市,来年四五月接茬种瓜菜。过去大棚一年种一茬,如今变两茬、三茬,从论堆卖到礼盒装,收入增加好几倍。”
政府引导,基地示范,农技部门推动,更新品种,调整面积,提高品质,吸引年轻人返乡发展现代农业,蔬菜之乡声名又起。截至目前,徐水区改造和新建高效棚室2万亩,培育特色种植园、果蔬采摘园、农业观光园100多家,成为京津、雄安等地重要的菜篮子,农业休闲游热选地。
产销对接,绿色精品蔬菜俏销。刘柯旋摄
果农查看果品长势。刘柯旋摄
以产育景,农业园区成旅游景区。雷永怀摄
游客在种植园中采摘特色瓜果。刘柯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