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评共享实训(希音)基地揭牌!广东开启技能生态链建设新阶段

郑杨 2025-08-08 15:55:21

广东省积极推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进入新发展阶段,省市区人社部门三级联动开展重点培育建设,送政策、解难题、打样板,撬动龙头链主企业发挥培训评价资源优势,共同建设一批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评价标准、培训标准、教学标准的人才培养评价新模式,加大面向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供给。

8月7日,链主企业广州希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其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希音),将面向供应商、院校和全社会深化覆盖生态链内外的人才培养和供给路径,为助力服装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揭牌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了解到,为贴合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要,广东积极支持链主企业依托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聚焦新领域、新岗位,参与申报新职业(新工种)、编制国家职业标准,对标岗位用工标准,开发评价标准、评价规范,以评价“指挥棒”引导“应产业需要而培养、应企业需求而供给”。

“近年来,人社部门支持希音结合行业用人标准开发了质检员、纤维检验员、供应链管理师3个职业的企业评价规范和考核试题,已开展4期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一试两证’考核。”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叶磊表示,广东率先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自主评价,推动技能强企工作。

今年7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支持企业参与新职业开发和制订行业评价规范,让评价过程更加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需要。

2024年以来,在广东省人社厅指导下,希音公司成功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申报“服装质检员”新工种。在此次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希音)揭牌仪式上,首批通过基地培训的34名学员被授予新工种职业认证,同时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SHEIN技术岗位“双认证”。

希音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希音供应链体系,“质检员”岗位是关键环节。国家现有《职业分类大典》中,“质检员”涵盖范围太广,职业技能标准适应不了服装行业发展需要。新工种申报下来后,希音公司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将内部认证体系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打通,推行“一试双证”,企业认证“含金量”高了,从业人员报考的积极性更强了。

与此同时,广东以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为突破口,瞄准岗位用工需求,支持共享实训基地通过学生学徒制、项目制培训政策,对生态链拟招用的院校毕业生以及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等开展集中培训、认证,推荐到生态链企业就业,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降低企业分散化培训成本。

2024年,希音公司与供应商共同启动了“初培—轮岗—创业孵化”的全周期产教评学徒班培养试点,在7个月内实现了学员技能达标和培训成本动态回收,初步形成了以链主企业作为人才培训标准与行业评价规范核心制定主体、链员企业协同落实人才聘用机制的培养模式。

为贯通产业端、教学端资源,今年以来,广东还推动全省技工院校用好产教评产业端资源,与希音、今日头条、小鹏汽车、优必选、欣旺达等链主企业(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合作,启动产教评“微专业”教研合作项目,开展微专业课程改革,构建“企业有支撑、学生有出路”的良性生态。

针对当前传统服装制造业面临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希音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暨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已与院校合作开发了200多门定制课程,累计培训供应商6.4万人次,完成3000多名技术人才考核认证。“我们希望通过产教评共享实训(希音)基地建设,能实现在整个链条内技术共享、人才共享,进而提升企业乃至供应链条韧性及核心竞争力。”希音培训专家陈小元介绍。

除了希音公司,更多企业已尝到了产教评甜头。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碧儿介绍,广州市从全市61条产教评生态链链主企业中遴选出21家“样板工程”建设单位,并大力支持希音、小鹏汽车等链主企业开发新职业行业评价规范共计27个,支持白云电器等链主企业开展产教评一体化培训工作。截至目前,61条生态链链主企业带动生态企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累计23.1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