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天津市分行做好金融服务进村延伸

周琳 2025-07-09 13:45:30

为保障农村地区和远郊区金融服务需求,日前,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出聚力郊县网点布局优化行动,该行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主题,持续优化郊县行网点建设,2023年至2025年郊县区域网点建设29家,占建设规划的56.86%,为破解乡镇和偏远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奠定基础。

在天津市武清区,作为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网点数量最多的支行,农行天津武清支行始终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服务全流程。盛夏,走进农行天津武清城关支行,客户等候区视野开阔、光线充足,智能服务区、爱心座椅、老花眼镜、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

“过去,我们支行的空间利用率低,缺乏无障碍和便民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农行天津武清城关支行行长赵娜说,为此,该行启动了老旧网点改造项目,将各功能分区重新布局设计。一是取消了传统的封闭式高柜服务区,将以前在高柜柜台办理的开卡、存取款、购买理财等业务分配到全新的智能服务区。二是改善非现金区的坐席拥挤和私密性差的问题,让前来办理如贷款咨询、高端理财服务等涉及隐私业务的顾客拥有更加舒心、放心的体验。三是利用释放出来的大堂空间增设爱心座椅、应急药箱等适老助残设施,打造温馨友好的厅堂服务环境。

这只是该行改造老旧网点的缩影之一。秉持“分类施策、精准改造”的工作思路,该行对基础较好的网点实施“微改造”,快速提升服务品质;对产权复杂的网点采取“一网点一方案”,逐个破解难题;对必须停业改造的网点,通过搭建临时柜台、分区域施工等方式,确保服务“不断档”。

如今,该行全部30家网点实现应急药箱、雨具、轮椅、血压仪、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全覆盖,同时,在部分网点设置“农情暖域”服务专区,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热水、充电、休憩等暖心服务。

农行天津武清支行通过网点迁址优化、惠农通服务点建设、流动金融服务车下乡等措施,将金融触角延伸至武清29个镇街。“有了这个惠农通服务点真是太方便了,现在,不用进城,在家门口就能存取款了!”武清区城关镇南园村村民刘晓硕说。

赵娜说,“惠农通”服务点辐射的都是周围村民,在服务点内,村民可办理转账、取现、收缴水电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对平日里足不出村的老年人来说,是最实在的便利。

近3年,农行天津武清支行已网点迁建3个,将部分网点由城区向城乡结合区域进行布局,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建设惠农通服务点88个,通过“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模式,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小额取现、消费缴费、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将优质的金融产品送到田间地头;组织流动金融服务车下乡近20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反诈宣传、办理社保卡、客户信息治理等服务,为百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村级治理出谋划策。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武清支行将金融服务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服务新模式。除了构建有“温度”的网点服务之外,该行“乡村振兴服务队”也把这样的“温度”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乡村振兴服务队”常年穿梭于乡间田野、农家院落,队员们认真倾听农户需求,在田间地头解决问题,创新推出了多项“首笔”业务,如成功发放天津市首笔信用农业托管贷款、系统内首笔农户智慧畜牧贷、武清区首笔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贷款等。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武清支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近5亿元。(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