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有拼劲和巧劲

李华林 2025-07-01 06:59:19

A股上市公司创新成色日渐充足。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600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的51.96%。

高研发投入的背后,折射的是上市公司向新逐质的奋勇争先。当前,上市公司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者。2024年,仅科创板上市公司全年新增发明专利即达2万项,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A股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四成。

研发投入上强度,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带动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增长。来自上交所的数据显示,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10亿元、复合增速高于5%的沪市公司,2024年平均净利润增速较实体整体水平分别高出3.6个百分点、6.1个百分点。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有核心技术、拳头产品不一定能赢,但没有核心技术、拳头产品一定会输。上市公司要把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摆在关乎企业兴衰存亡的重要位置,使真金白银的拼劲,下精准突破的巧劲,努力获得一马当先的硬实力。

既要舍得大手笔投入,也要学会精打细算。打造技术撒手锏,得舍得下本钱,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也难以孵化出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当前,部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存在“摊大饼”现象,资金流向分散,不能有效形成合力。更有甚者,将研发投入异化为美化报表的工具,重申报轻落地、重投入轻产出,导致宝贵的创新资源在低效项目中空转。上市公司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摸清“家底”,清醒评估到底缺什么、差在哪,瞄准贴合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发展定位、有利于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和技术,全力攻坚、定点突破,让有限的研发资金发挥出更大成效。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也要着眼长远价值。技术创新离不开对市场风口的追逐,同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坚守也不可或缺。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偏低,资金集中于短平快的应用型开发,虽能带来短期效益,却也可能导致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还有企业扎堆技术成熟度较高的赛道,进行同质化竞争,不但未形成差异化优势,反而加剧内卷,消耗创新动能。要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金,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上市公司还需有“技术预见”:善于站在现在看未来,大胆攻关未来技术、新兴技术;用未来之眼看现在,加大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持续性投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正是解锁更多原创性创新,走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引领时代风潮的好时机。上市公司要抓住机遇,强研发、重创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