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2:45:22
日前,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京举行。多位科学家与科技产业界人士聚焦科技产业前沿,围绕基础科学突破、技术革命产业化应用、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探讨。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近两年,AI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科技进步带来惊喜也带来挑战,AI让信息获取变得异常简单,但往往会让人忽略信息的真实性,必须保持清醒。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五个环节:数据获取、预处理、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前三个环节需要大量算力和存储资源,通常由阿里、华为、DeepSeek等科技公司完成,一般单位只需基于已有基础模型,进行领域适配的微调和后续的推理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认为,很多发明创造创新乃至新形态引领都来自于社会,社会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大学要从单一学科为支点传统的小圈子当中跳出来。
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认为,在AI时代,艺术创作人才的教育培养,要对传统学科界限进行破局。
宇树科技技术副总经理王启舟表示,如果年轻人相信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也许某一天,人形机器人就能变成“梦想中的样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表示,借助光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工具,人类对微观粒子与宏观宇宙演化已有系统认知,但这并非探索的终点。发展先进的科学装置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期待未来,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