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08:31:51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并部署了五方面23项重点任务。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截至今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介绍,将继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介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设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七大类、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担保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创新搭建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截至2024年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
保障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是做好信用工作的底线要求。李春临表示,在健全信息安全制度方面,始终坚持“最小、必要”原则,严格限定公共信用信息范围,严禁超范围采集信息,严禁将非信用信息和隐私信息纳入信用评价,持续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授权使用制度。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追溯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将信息处理各环节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完善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处置机制,确保信息安全管理无死角。在提升系统安全水平方面,要求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均需要达到与重要信息系统相匹配的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认证,坚决防止信息不当泄露。在强化技术支撑保障方面,已将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中,大力推广“数据可用不可见”理念,降低信息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