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引领思考

林白墨 2024-09-22 06:45:22

  在《耶鲁的心理学第一课》一书中,作者、美国心理学家安宇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4岁的儿子曾在坐车的时候问她,红绿灯里的“黄灯”为什么是橙色的?带着理所当然的认知,她顺口纠正儿子“黄灯就是黄色的”,直到在下个路口才发现儿子说的竟然是对的。她事后去查证才得知,黄灯是故意设置为橙色的,因为这样能见度更好。

  “从小到大,我竟然从来都没有怀疑过黄灯的颜色,不能不说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安宇敬写道。

  根据她的研究,被先入为主的认知误导,导致对现实的解读出现偏差的现象非常常见。不只是成年人习惯于凭借直觉和经验作判断,青少年也是如此。很多“思维陷阱”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干扰了我们的生活。

  对此,爱因斯坦给出过一个解决方案——训练大脑学会思考。

  多年之后,教育学家将爱因斯坦的观点总结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并认为判断教育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建立起独立、健全的思辨能力。

  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它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代表了一种思维倾向。其核心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严谨求真的习惯,从而帮助自身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问题、作出决策,以应对复杂多样的挑战。

  大多数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是批判性思维的高手。他们往往能在常人无疑问处提出质疑,展开创造性想象,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由此推动哲学和科学的进步。进一步说,批判性思维还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从源头上看,创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厘清要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批判性思维,人类才能成为思想和知识的生产者与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前人智慧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一大动力正在于此。

  遗憾的是,小朋友通常都非常擅长“审讯般没完没了地追问”。但当孩子长大,问题就会变少,到了成年人阶段,更多人会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疑惑,谨慎提问甚至尽量避免提问。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人们对批判性思维存在两种误解。

  其一是认为批判性思维天然带有冲突性、对抗性。实际上,批判性思维和批判行为是两件事,前者是一种思维方式,对形成正确认知有益无害;后者则代表了一种实际行为,是否有益要看具体场景。

  其二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纯粹基于逻辑的,这也导致一些自认为不擅长逻辑思考的人对其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也是一种误解。批判性思维确实需要逻辑,但并不止于逻辑,对现实的观察与反思才是一切的起点。

  要保持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最需要的不是掌握结论,而是形成广泛探讨问题的氛围。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梳理难点、激发思考远比直接给出答案更有启发性,甚至于因为没能得出结论而带来的挫败感,对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

  需要明确的是,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是为了审辨他人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觉察自己的态度,形成自己的判断,使自己成为拥有灵活思维和活跃思想的人。这既是通往理性的途径,也是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