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熊丽 2024-09-20 18:59:00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人口数量稳步增长,人口素质大幅提升,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人口迁移流动日益活跃,人口整体面貌和生活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工作,适时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作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部署,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伴随生育政策的优化完善,我国人口经历了由高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的过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

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人,2023年增加到14.1 亿人,增加了8.7亿人,平均每年增加 117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3%。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为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71—1980年,为调控增长阶段。1981—1990年,为增速回升阶段。1991—2021年,为人口平稳发展阶段。2022 年以来,受生育观念转变、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4亿以上,2023年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1949 年以来,我国人口发展深刻转变,经历了典型的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投入,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推动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劳动力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力规模随人口的增加而扩大。1953年全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3.1亿人,1964年增加到3.5亿人。改革开放以后的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分别为5.7亿人、7.0亿人、8.1亿人和9.2亿人。进入2000 年以后,2000—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13.4%,年均增长1082万人。尽管增速下降,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绝对量增加仍然十分可观。201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9.3亿人,之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023 年为8.6亿人。虽然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我国劳动力依然充沛,劳动参与率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劳动力供给充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全民族素质大幅提高。1964年,每10万人口中仅有416人受过大专及以上程度教育,2000年增长到3611人,2020 年飞速增长到15467人。2023 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5亿人,而1964年全国仅有288万人受过大学文化程度教育。文盲率更是1964年的33.6%,下降到2020年的2.7%。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刚刚超过8 年提高到2023年的11.05年。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14.1%。我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发展红利加快释放。

健康水平持续改善。1949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1957年达到57岁,1981年上升到68岁。30多年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多岁。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先进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展,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202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9岁,比2010年提高3.1岁。

流动人口规模显著增加。改革开放后,我国流动人口迅猛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国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20 年,流动人口达到3.8亿人,比 2010年增长69.7%,占全国人口的26.6%,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从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东部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流动重塑人口空间分布,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珠三角、长三角等流动人口密集区,成为经济发展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前,由于人口就业压力巨大、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现实国情,城镇化进程较缓慢。1949—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0.64% 增加到17.92%,平均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人口达到9.3亿人,比1978年增加7.6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689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到66.16%,比1978年提高48.2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 1.0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实施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各级城市逐步放宽落户限制,2023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3%。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等逐步覆盖常住人口,医保等各类社保跨转流程持续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城市群人口持续聚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跨区域人口流动是由东部向中、西部,由内陆向边疆,由人口稠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转移。 20世纪80 年代后,人口迁移流动方向发生了根本逆转,流动人口集中趋势明显,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走过的每一步都与特定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长期有利的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