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10:21:40
近日,走进位于山东烟台福山区的国冶冶金水冷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副总经理张杰正专注地凝视着仪表盘,伴随着指示灯的明灭闪烁,这台26米长、3.2米宽的大型激光数控切割设备进入调试阶段。只见一块10厘米厚的铁板在激光束下如切豆腐般被精准切开,标志着设备已开始试运行。
讲起智能激光切割设备的好处,张杰介绍,智能数控机器人切割及焊接生产线应用,不仅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节约了人力成本,以前三个人干的活儿,如今一台设备就能轻松承担。今年1—6月,该公司营业额增幅达10%,海外订单达到52%,订单一直排到明年1月份。
在国冶工厂的出货区看到,一台价值4000多万元的220吨余热锅炉整装待发,即将送往湛江客户现场,预计9月底投用。“传统的冷却设备耗能巨大,我们新设备的创新在于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常务副总黄聪仕算了一笔“绿色经济账”:“新设备年节约成本高达2240万元,意味着两年即可收回设备投资成本。”为了响应全球碳达峰、碳中和需求,烟台国冶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成套电炉余热锅炉技术研发突破,并已应用到市场,其显著的节能降碳效益,立即吸引了国外市场的关注。
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抓手。今年,福山区工信局采取“逐一摸排—分类指导—梯次晋级”的梯度培育方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福山区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达到102家,全区60%的规上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载体达到25家,省级专精特新类企业突破80家,100多家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今年,已获批“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已推荐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
“今年我们将持续优化梯度培育体系,筛选并吸纳创新能力突出、细分市场领先、质量效益优异的企业进入培育库,分层次、分梯队予以扶持,着力推动企业向创新化发展。”福山区工信局非公科科长包芳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