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5 22:09:49
3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涵盖多个消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包括伴随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出现的消费维权新问题,如预付式消费事后退费难、不法商家利用二维码骗取个人信息等;也包括消费维权中具有典型性的难点问题,如医疗美容虚假宣传问题、外卖使用虚假食材原料信息等;还包括特定群体消费中具有特殊性、代表性的问题,如销售伪劣农资损害农民消费者权益、保健品欺诈侵害老年人消费者权益等。典型案例发布是通过凝聚实践智慧,贯彻响应《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以公益诉讼促进司法调解、司法诉讼、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制度效能提效消费维权,以法治力量推动消费环境优化升级,助力共筑满意消费新图景。
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如下: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诉上海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非法销售非国标电子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诉孙某某、刘某某生产销售不合格化肥损害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诉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某某消费欺诈民事公益诉讼案;
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检察院诉某医院过度医疗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督促规范单用途预付卡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
河北省廊坊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血液净化医疗违法行为行政公益诉讼案;
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外卖餐饮以假充真危害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
山东省青岛市检察机关督促规范快递驿站取件码小票商业信息投放行政公益诉讼案;
河南省长垣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医疗美容违法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经济日报记者 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