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服务”助力居家养老发展

黄鑫 2025-03-13 18:06:41

在日前举行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表示,要把护理人员在具体服务中的责任界定清楚,才能让居家护理服务更好走到有需求的老人身边去。他建议,除了政府倡导以机构形式注册外,还要在社区养老机构或社区护理站增加新的注册点;如果护理人员以个人注册第三方平台,则需要平台提供第三方责任险;应在护理项目中留痕,明确具体护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各方根据实际情况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目前,多数二级以上医院都开通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但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力量薄弱。国家卫健委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认为,可以通过政策的多维激励来团结基层力量,对愿意参与到家护理服务实行工作考核量加分制,体现劳动价值相匹配的分配机制。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挥头部医疗机构带头作用,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对疑难状况的处置,将服务短板补齐。

据京东健康“护士到家”业务负责人刘佳介绍,“京东护士到家”是京东健康旗下,为了行动不便及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用户提供的专业到家护理服务项目。自2024年9月正式上线以来,已有超万名执业护士入驻京东护士到家,能为用户提供打针、采血、伤口换药、母婴护理、压疮褥疮护理、呼吸机/制氧机调试等40多个服务项目,服务范围覆盖包括4个直辖市在内的35个国内核心城市,用户下单并预约后,最快一小时护士即可到家服务。

刘佳表示,“为确保服务的专业性,我们会对入驻护士的资质、工作年限、职称有很高要求。护士入驻后,平台还会结合护士到家服务的实际情况,对护士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等进行专门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试和线下实操演练,只有通过考核的护士才能上岗。”

“从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看,‘子女下单、老年人接受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护士在接单的第一时间会打电话给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询问、确定对方的病情及需要护理的内容。家属或患者可以在京东APP上,实时查看护士的行动轨迹。护士到家后会对患者情况再次进行确认。服务开始后,平台还会进行全程录音,并在服务完成后对用户进行回访。”刘佳说。

花亚伟表示,将新兴技术更好融入“互联网+护理服务”,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护士到家”的专业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分层次提供相应服务,优化了医疗健康服务及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面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刘佳坦言,当前服务仍以用户自费为主,平台也会进行较大力度补贴。未来,一方面需通过提升订单密度和技术降本,实现服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与社会多方一起,创新付费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支付性。

郝晓宁认为,“护士到家”服务体系在内容、广度、水平上均有升级,线上线下延伸+远程联合的新型模式能评估适合在家护理的高龄、失能老人,缓解三级医院住院紧张问题。她呼吁,政府要引导保障制度建立,包括长期护理保障以及对服务人员的保障;社会资本应补齐体系短板,鼓励综合性医院的护士在闲暇期间注册平台,服务有需求的患者;科技公司也应以独特的优势搭建平台,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